物流仓储系统企业动力电池市场“攻坚战”打响
2021/3/13 来源: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349
与成熟的通信、电力、冷链、烟草等大型全自动化产业相比,动力电池生产仍处于从半自动化向全自动化的过渡时期。
物流和仓储系统企业在短短的4-5年时间里感触颇深,这与**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为实现**智能制造2025计划,配合动力电池的大规模生产,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一套成熟的物流仓储系统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的标准配置。特别是2017年以来,动力电池企业降低成本、提快捷率的压力倍增,提高生产线自动化率是根本途径。
根据对高新技术锂电池的研究,从2016年起,中国新启动的电池扩建项目将配备物流和存储系统,这将直接推动需求增长。这股热潮持续至今,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物流和仓储体系也日趋成熟,以这一市场为主的装备企业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
数字时代,国内锂电池生产线主要实现电池的手工搬运和组装生产,主要数据由人工记录;即使是动力电池时代,很多电池企业在加浆、注液阶段仍依靠人工操作,化学成分和体积分离的自动化还没有实现。
据对高科技锂电池的了解,目前,整个物流仓储系统在动力电池市场上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是“三段分离”。受动力电池企业现有技术、工艺及配套锂电池设备水平的限制,物流存储系统主要应用于混浆-注液前(前段)、注液后-包装前(中段)、包装模块包装(后段)三个环节。其中,经液体注射后-包装正面目前占据主营业务,占50%以上。
二是价格下调。如上所述,动力电池市场的火爆刺激了物流和仓储系统的需求。近两年,进入电力市场的企业增多,竞争激烈。同时,电池客户也面临着自身成本降低的压力,对此类设备企业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目前,中间环节的竞争为激烈,价格调整幅度。
三是消防位置突出。由于数字3C锂电池,**对锂电池的物流和仓储管理十分严格,而明显的指标就是消防安全。可以预见,消防将成为赢得市场和物流仓储系统企业的关键。
如今,智能生产和物流系统的**化发展已经有18年的历史。业务覆盖烟草、石化、新能源、冷链、航空、军工、电力、高铁、家居、日化、电子、食品饮料等多个行业,**上早提出“智能物流与智能制造系统提供商”的概念,致力于从智能物流的角度为电池客户提供周全的智能生产集成解决方案。